萱言文字浮現的暗湧

9月2日2007年

《墨功》

Filed under: 詩詩文文, 畫中有話 — 萱言 @ 9:45 pm

< 一>
有說:書法以字為畫。
關於書法,百度介紹詳盡:
A.[從狹義講,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
B.[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
 
又有一說:
[筆畫上下的呼應、左右的顧盼]、[筆法、墨法、字法、章法合起來就是書法。]

整肅謹嚴的篆書、一波三折的隸書、一筆而成的草書、規矩整齊的楷書、介於行書與草書間的行楷、行草,不同時代各領風騷。
草書速度可以疾風甚雨,書者磨礪後的功力,余韻流風,即使輕描淡寫,也走漏風聲。狂草是草書最浪漫忘形的表達,我當畫去欣賞,比如「顛張醉素」唐懷素的 《自敘帖》。)王羲之的《喪亂帖》是行草墨跡。行草較狂草易辨認,理性又放逸,創作空間更多,故當今創作書法作品多行草。

書法,畫中有字,字中有畫。

< 二>
[寫字是一個本領]李敖在《毛筆字中品人格》中說。
該文雖然太多敖氣的口水,但,贊同:
A.與蜀人張大千並稱[南張北溥]、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的國畫大師溥儒的字是楷書裏面最秀氣的一種。
B….練過字,然後寫出來是自己的字。
C.知識分子,我們要看他的風骨。

人常說:字如其人。
字如其人?如果不知[人如其字],說甚麼[字如其人]。
郭沫若在現代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書體被世人譽為”郭體”。看完維基百科中 《郭沫若生平》 、 《郭沫若留給我們的反思》 。對他不清不楚的政治人格、私生活,不知李敖會如何說?[字寫得好,我們不欣賞]、[寫毛筆字跟他的人格有關係]、[字的確寫得好]?

不同字體不同風格,不同人寫同字體的字也不同。2005年01月,中國已研製成功“計算機筆跡鑒別系統”。
雖然我們可以鑒別筆跡,但,墨跡中的人格不以字鑒別。
技巧嫻熟,字好看已夠好,[字為心畫]就是一廂情願。如同演員演好了一個專情王子,就以為他是專情王子。
寫得一手好字只是一種本事,可以跟人格無關, [筆下有筆,墨外有墨]只是字的光環效應。如果人格高者寫一手爛字,字如其人其人如字乎?書法藝術只是藝術的一種,犯不著免為其難囊括[為人藝術]等等 。

不因書法登峰造極,就神話書者。
不因書者為人,抹殺其書法造詣。

< 三>
日本有墨象派書法[以畫入字,象形附色,傾曏於裝飾和抽象概念。]
書法的英語是calligraphy。英文書法也有自己悠久歷史。國際通用三種英文書法主流字體:意大利體、手寫印刷體和圓體。

書法藝術無國際。

〈四〉
我國民間書法是[花鳥書法],以彩花鳥蟲魚組合成字,常常用於書寫姓名。我認為俗艷。在巴黎所見,各國游客對此花碌碌的英語姓名頗受落。既然皆大歡喜,民間花鳥書法也就有生存空間。只要練好24個字母的彩花鳥蟲魚,就可以在巴黎撐下去,為甚麼不呢?
我為國人慶幸。

〈五〉
看了溥儒先生為紀念母親,取自己的舌尖血,歷時半年完成的舌血畫,竟然沒為他的嘔心瀝血感動。
我眷戀墨跡的墨色——披滿身夜汁的隱晦。

〈六〉
以肢體為筆墨的舞蹈書法《行草 貳》[以連綿不斷,呼吸有致的肢體,在有如宣紙的素天白地中, 舞出流麗的書法狂想曲。]讓中國兩千年的書法美感,在舞台上活靈活現。
書法舞蹈[留在我心中最深刻的是舞者如春天枝蔓生長般的舞姿,不斷探尋、生長是生命的共性] 

肢體如詩如畫,如此的人如其字,示範書法,功到自然成。

< 七>
國畫未必跟現代傢具和睦相處,書法字掛又當別論。
2002年,我簡約(其實是不落本裝修)的香港住處就只有二幅行草字掛:《般若心經》、《路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是甚麼文物古董,出自我的出生地山城重慶的書法家,特別親切。我要求父親棄用傳統的裱法。裱在一方木框上的字,跟傢具很和諧 。

鬥轉星移,那字掛成為我香港記憶中的一部分,添了仙風道骨似的。

〈八〉
都寫毛筆字/字的時代,人們說:如何寫好毛筆字/字?
多用電腦打字,我們說:如何練書法?
書法的藝術性凸顯。

電腦讓我們遠離墨水,同時又更快捷地教授我們:
“點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
[缺乏對古代大家的書體尤其是隸書、楷書臨摹之功,急於以行草取媚於人,乃至想以求險、求怪來彌補自己基本功的不足,其結果必然會墜入油滑、妍俗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
 
〈九〉
濃墨勝重彩。
一種顏色解釋一切顏色。
墨,可以成為藝術的就沒有『墨』守成規這回事。
墨,如何在紙上化開為墨跡,筆底春風不動聲色,筆划間隨便一筆,吳帶當風, [一橫一撇舉手抬足撩人],在你心中掀起一場不動聲色的勾引,絕對需要墨功。

如果人的行為可以幻化為書法,那麼,我希望對家人朋友書寫篆書,不帶任何菱角;處理生活堅持楷書 ,規矩整齊;在感情世界運用行草筆法,感性又理性… …
暮年回首,最好的一生應該是『一筆書』:一筆帶過全篇,自然流暢,每逢轉折峰迴路轉,隨心所欲。

書寫人生,也需要書法的運籌帷幄,一氣呵成。

10 Comments »

  1. 咦, 忽爾遭遇這種久違了的、像屬於某一時期的文字…一時間竟懷疑是不是舊文重貼 :p
    算是今天的第一個小驚喜。

    總是想學點行草, 並妄想可以從容的做人。

    Comment by 思存 — 9月4日2007年 @ 11:54 am

  2. 哈,还以为你说:並妄想可以[縱]容的做人。

    見别人写了《书法》,网上东张西望后,将资料[串通一气]罢了。

    Comment by 萱言 — 9月4日2007年 @ 8:05 pm

  3. 忽然想起,小學時有書法科,恨透了,還要帶瓶裝墨汁、放墨汁的墨盒,書包不知被奇臭的墨汁弄污多少次。正如當年只知有電飯煲不知有瓦煲,我們也不知墨汁原來應是用墨磨出來的;至於墨是如何造成,至今不甚了了。

    Comment by chaco — 9月6日2007年 @ 3:41 am

  4. 你不说,我还不知道香港小学有書法科。我就读的内地小学课程没有安排書法课,只是以兴趣班的行式存在,自愿报名参加。有的同学的墨真的很臭,我用硯磨出来的墨是香的。:)

    [据《墨谱》、《墨苑》、《墨林》诸书记载:我国大约在汉代以后即开始用松炭、松烟制墨。长安为汉代政治、文化中心,因书写之需,所产名墨亦皆集中于长安周边地方,如扶风墨、千阳墨、延州墨等。三国时魏国书法家韦诞字仲将,善制墨,世称“仲将之墨”。“仲将墨”用纯粹松烟干捣,然后用细绢筛子筛滤,弃其杂质,再入臼中捣三万杵,配以名贵香料、药物。]
    http://www.wzdsb.com.cn/gb/content/2007-03/22/content_418496.htm

    好的墨稍微磨一下就飄香,而且濃亮。

    Comment by 萱言 — 9月6日2007年 @ 8:29 pm

  5. 我比較喜歡寫這類文章的萱言。
    :D

    Comment by 寒竹 — 9月14日2007年 @ 11:38 am

  6. 进入你的[收藏雅玩]也可读到《硯台篇》:
    [中國歷來用來製硯的材料有石、陶泥甚至金屬,不過石硯的表現最理想;雖然如此大江南北都有產硯石,到今天只剩下端(肇慶)和歙(黃山歙縣)硯之爭,香港幾乎找不到歙硯,尚幸與肇慶同處廣東,有很多不錯的端硯流入。端硯石質… …]
    http://hk.geocities.com/kantakehk

    原本会扯谈到水墨画中的『墨』,提及偶作丹青的寒竹,一直想在颜料上(?)求突破。但,不确定我的记忆的准确度,加上资料收集到< <水墨画与水彩画的比较>>
    < <水墨画与老庄哲学精神略>> < <论本世纪末 现代水彩画的困惑与思考>>等就有心无力了。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ntfzzyjs200404011

    又,你网上的寒竹之印,应了你的[以印藏印]精神,藏得好。
    你近期的沉香篇,我有受益。

    Comment by 萱言 — 9月15日2007年 @ 8:46 pm

  7. 那個印把「我」也藏了進去呢。
    現在我不敢說自己偶作丹青了,今年都好像沒畫過東西。
    墨加了麝香冰片等葯材,所以磨墨時有香味、寫出來的字也有點香;但九十年代以後製的新墨已不是那回事,我買過一塊甚至磨花了硯堂!
    拙作對妳有幫助、榮幸之至。

    Comment by 寒竹 — 9月19日2007年 @ 3:13 pm

  8. 書法要加上熟悉的文字才倍覺有欣賞價值,好像有看過岳飛的行書出師表。

    Comment by blacksnow — 9月26日2007年 @ 3:08 pm

  9. 号称中国当代书法家的人中,有95%只是写字,比别人写得更端正一点罢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中国农村和小城镇的居民喜欢在自己家里的任何物件上写上男主人的名字,一是作为一种置业的成就,带一点炫耀的成份;二是防止别人偷了去或借了不还,是一个铁证。于是就产生了很多的书法家,在别人的木桶、斗笠、饭碗、洗脸盆上写字,且乐此不疲。我认识一个书法家,因公社修一个水库,被拉去写标语,标语是这样的:大干快上,下死决心,完成……水利工程!写到“下”字的时候,山上滾下来一块大石头,把书法家砸得滾下山坡,砸断了腰。这人姓邬,是湖南著名的小楷书法艺术家,很幽默,说:幸好只写到了“下”字,再多写一个字,我就不能跟你们说话了!

    Comment by 明月照我影 — 1月25日2008年 @ 11:57 pm

  10. 多谢分享趣闻轶事。

    Comment by 萱言 — 1月28日2008年 @ 6:42 pm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I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