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言文字浮現的暗湧

9月30日2004年

《游牧人的巫書》之四

Filed under: 嘉賓作品 — 萱言 @ 10:15 pm

(本文版權為Nomad Wizard遊牧巫師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以任何形式轉載,複製或刪改本文,均屬違法,敬請留意。)

《奉獻與愛》

這一天,一名財主和一個窮人同到神殿裡崇拜。

神殿的門前有一個奉獻箱收集信眾的捐獻,那個窮人在經過奉獻箱的時候,把自己僅有的五個銅幣放下去了,而財主走過的時候,則恭敬的把一袋金幣放到奉獻箱中。

然後,一位祭司走到財主的面前說:「看哪!這窮人所奉獻的,比這財主還要多!因為這窮人把他的一切都獻上了,而這財主所獻上的卻不夠自己的四份之一,他只是隨便把自己用剩,多餘的錢丟到這裡來而已!」

財主聽到這番話,便回應說:。 (more…)

9月29日2004年

《主權臨時移交公告》

Filed under: 生活速寫 — 萱言 @ 5:00 am

細心人應該己看到此地多了些爪印,沒錯,你的確沒有眼花,異類確實己進駐。
試音的是路過的…
我己將此網全權交予遊牧人打理。
公告自頒布日起生效,有效期直至我閉關期結束,另行通告止。

[暫別前的悄悄話]:
我知道你會問為什麼?旅行是原因之一,但旅行不是唯一原因...容後相告。
遊牧人,姐姐即然將家門鎖匙給了你,隨心所欲吧!別忘了用點巫術,有一點純有一點壞,不怕沒有魷魚遊過來,哈哈。

又,新進場[巫師],應該是三天後正式上任。
所有愛護我的人,請愛屋及烏,多多扶持。

《淺水灣觀月》

Filed under: 生活速寫 — 萱言 @ 1:46 am

跟往年一樣與家人在淺水灣賞月。
21:00後仍算熱鬧,只是一年比一年少人。可能跟多人出埠、更接受土媽媽(祖國)有關。

小睡。吹海風。吃野餐。去沙灘附近的惠康準備旅遊用品。很八卦看人看物,在那個沙灘來來回回了好幾趟。(噓,當然是公然偷看、拍照。)
有人十分鬼馬,將熒光棒圍成圈,放在胸前二團肉上,遠遠也看到她緊身衫下,那個發著熒光的提示,果然是鬼妹!哈哈…
可惜戀人都很含蓄。只見到一對在熱吻,看真,是男同志。
不夠爽,我是說中秋節淺水灣的海風。

上面四張相值得分享的原因:
< 圖片1>
淺水灣這幢大廈獲得了亞洲十大設計獎。我不說也知道是哪幢吧?排名第幾?

< 圖片2>
我們首次搭帳蓬。早說過我妹是位好太太,在平凡、節儉中也能添家庭樂趣。我當然繼續沾光,坐享塔好的帳蓬,趁機抱抱帳蓬中慢熱的小處女(座)。

< 圖片3>
選了這棵樹,在3號暸望臺後面,19:00,工程還在進行中哩。

< 圖片4>
有群男仔在沙灘過生日,大發泡膠盒上放蛋糕,用熒光棒及蠟燭做了這個圖。見他們沒備相機,本想自告奮勇幫人影相留念,電郵給人。想走近時,聽到他們之間的對話,粗口不絕,卻步。(我有點“歧視”粗口人士,嘿。)
曾有此一念也值得一提,我確實改變了。

9月28日2004年

《固定的日子有註定的心事》

Filed under: 詩詩文文 — 萱言 @ 9:09 am



傳統由月餅走進腸胃,你便吃透了共同的話題,背轉身去。
月,這世界的獨眼,看見一切。
那光芒的手指,牽你走在舊歌沖洗出的沙灘上,有一瞬間也會覺得,月是你隨手寫過的句號,毋庸置疑。

比如你總是等待等待,天不明。比如你遙無一言走進人群。
也許可歸究於——
圓月的日子,黑海洋裏那個圓圓的缺口,星河之水流淌,打濕了一切,包括你的心情。
對於返潮的心情,語言是一塊斑駁的調色板。
基調己經失去,月亮卻總將升起。

淺薄的月光如風走在一些問題的表面,失落與得到體會在一個表情一把聲音之間。
你不停地走根本毋須選擇,路都很平坦。
選不選擇,都一樣。

仰首尋找李商隱注目過的那縷光,一滴圓圓的嘆息自空中墜到水面,低頭也見仰首所見的月,避無可避,像你無法緊緊擁抱的寂寞。
這樣的日子,你只能用眼睛去捕捉,什麼也抓不住,你越來越感覺,地平線是一張失去彈性的弓,你是那枝中途墜地的箭,在並不踏實的沙地上,傾斜地直立著。
月是高掛失神的靶子,你們並沒有真正走近過彼此。

月亮之下,自己看自己的影子,竟也是不失分寸的遊戲。
誰提示你,伊甸園的月亮正是那棵智慧樹上的果子?
誰?
還有誰跟你一樣,自圓其說過著這日子?

掰開夜空的手掌,你發現月竟似一枚指環,洞穿了滿夜空的深深的憂鬱。
伸出手,你學月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獨眼望過去——
距離越遠,這枚指環跟你的手指竟扣得越緊。
===========================
在此提前呈上我心中這輪圓月。
祝各位中秋節快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

9月26日2004年

《美麗無罪》之一

Filed under: 生活速寫 — 萱言 @ 11:22 pm

希臘有一女教徒,生活荒淫,按教規必受審判,處以死刑。
審判庭上,為她辨護的“大狀”,只輕描淡寫地說:該婦人實在罪無可恕。不過,懇請各位,允許我掀起她的面紗。

他得到許可,當婦人露出面容,嘩聲四起。
他加多一句:[我無法為她的行為辯護,只是提醒各位:真的要將這件上帝的傑作,摧毀嗎?]
最後,她因驚世的美麗而判無罪。

現實中,每個女人都希望有“美麗”讓自己可逃避時間、標准、原則…的“審判”。
對美追求的熱切,像個努力脫罪的“犯人”,不放過任何線索、可能。
我當然走不出這陣容。

多年來,一直照貓頭鷹人士的生理時鍾生活,早上才肯睡。近半年一改往昔睡眠8-10小時的習慣,平均只睡6-7小時,沒太多時間光顧美容院,我如何保持令人羡慕的肌膚?平日護膚、化妝有何心得?…在此將多年美容習慣公開一、二,拋磚引玉。
XO一女網友詢問的美容問題,也在文中一併回覆。

各位男士,此文雖針對女性,但也可讓你心領神會,做個女人身邊的好男人。

[內部美容篇]:
“美”當然要由內至外。沒有健康身體,只重護膚及化妝,只會讓脂粉成為你離不了的防彈衣。

1,勤看醫生、年年驗身(要求醫生加多一項癌症指數檢驗)。
心肝脾肺不健康影響膚色,一定要驗清楚,治本固本。婦科病更可能引起你頑固的面瘡。
我有買醫療保險,年年入院驗身。如果你沒買保險,也有省錢方法:
a,去家計會驗身,根據檢查項目多寡收費,約幾百至一千,所費無幾。
b,若你時間多多,不怕別人目光,大可去油麻地健康院免費驗身,據說家庭主婦要輪候很長時間,自稱性工作者就優先(人家的時間是金錢?哈哈。)
C,政府己於2004年3月8日起推行了子宮頸普查計劃: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
建議你一年驗二次子宮涂片。有人見過12歲的小女孩己是子宮癌患者。就算你選擇政府機構,間中也請你去私家醫院驗驗。(這個嘛,你可以當是我的信心問題。)
暗瘡等皮膚問題,找皮膚科醫生。若你自己買藥膏,小心看是否有類固醇成份。

2,補血氣。
每個月的生理週期,很容易氣血二虧,週期前後要進補,當歸堡雞、煮雞酒、紅棗水…不可少。沒時間做,也要買當歸雞精、太太口服液、鳥雞白鳳丸之類代替。
留意你週期過程中的反應,有異常可能是身體給你的信號。請看醫生,千萬不要自以為是。有朋友經我提醒,果然發現問題。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嚴重不適,性情大變,寧願以此為藉口遷怒身邊人,也不肯經醫生處方,適當地用藥物控制。

3,良好飲食習慣。
我不飲凍飲。這是宋美齡高夀的秘訣之一。有報道指出,因為身體本能地讓女人子宮保持溫度,而泠飲會發出冷的信號,人體自動調節,通過生長腹部脂肪來保暖。所以,長期飲凍飲會有肚腩。我也極少喝非天然的高糖飲品。飲純水、茶、果汁為主。盡可能不吃雪藏東西。間中一天只吃白粥或只吃生果、沙律,清腸胃。
我吃辣,並且支持辣椒裏有維生素有利皮膚的說法。不過分辣,而且我吃的辣是純粹以辣椒加油而成。
喜歡吃芝麻糊、飲豆漿。

4,兩情相悅的功效。
有說看婚姻生活是否愉快,看他妻子的皮膚。當然,這說法未免片面,但也帶出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其實這是個心理生理滿足的問題。無對象者,若有樂觀心境,也有辦法得到相同功效,如果你同樣經歷出汗、心跳、滿足的過程。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是說叫你去做帶氧運動(跳步、行山、打球之類),身體也會產生多巴氨,令你容光煥發。

《美麗無罪》之二
[外部美容篇],待續。

9月25日2004年

《恐懼讓愛像血色鮮明》

Filed under: 電影觀感 — 萱言 @ 12:13 am

“一個寧靜村莊隱沒在神秘森林之內,森林內一直釋出一股神秘力量;村民多年來都得嚴守禁條,與森林中的「他們」各不相干。但可怕的紅色印記終於出現,那是「他們」的最後警告,難以想像的怪事將接連發生…
人們要緊守三大規條:
1. 切勿進入森林之中,因為「他們」正在等著…
2. 紅色會招惹「他們」,所有紅色的物件,必須埋藏 (more…)

9月22日2004年

《備忘》

Filed under: 畫中有話 — 萱言 @ 11:32 pm

明 年 舉 行 的 印 象 派 畫 展 名 畫 林 立 。 當 中 包 括 價 值 四 億 三 千 萬 港 元 的 馬 奈 ( Edouard Manet ) 作 品 《 吹 短 笛 的 男 孩 》 , 馬 奈 打 破 以 往 畫 家 對 豐 富 構 圖 的 喜 好 , 只 用 紅 、 黑 及 黃 三 色 繪 畫 一 名 小 童 吹 笛 , 背 景 留 空 。 另 一 幅 價 值 二 億 八 千 多 萬 港 元 的 德 加 ( Edgar Degas ) 作 品 《 舞 蹈 課 》 , 打 破 了 當 時 流 行 的 工 整 、 對 稱 畫 風 。
至 於 價 值 一 億 二 千 多 萬 港 元 的 莫 奈 ( Claude Monet ) 作 品 《 盧 昂 大 教 堂 ─ ─ 棕 色 的 和 諧 》 ,畫 中 展 現 的 巍 峨 教 堂 , 在 不 同 時 候 光 影 變 化 下 顯 得 朦 朧 ; 對 光 影 和 時 間 的 拿 捏 , 是 典 型 的 印 象 派 風 格 。 (以文摘自《萍果日報》)


相關話題:
《48幅法國印象派名畫》

9月21日2004年

《即將踏上“好色”之途》

Filed under: 旅游話題 — 萱言 @ 12:24 am

離開校園,踏足社會以來,去過以下地方旅遊:
1,泰國(四次)
2,韓國
3,甘肅省敦煌莫高窟、絲綢之路
4,北京市故宮、市區(來不及去長城)
5,苏州=〉抗州=>上海市
6,浙江省西湖、靈隱寺、雁蕩山
7,長江三峽
8,湖南省張家界、衡山
9,廣東地區:
中山溫泉、仙沐園渡假村、東莞、順德、肇慶七星岩、從化溫泉、大良仙泉,等等。
深圳市內外絕大部分景點到過了。
剛想起一件趣事:在石岩湖騎馬,某人有位”偉大”的女友,(…差不多有我的頭那麼大)她騎在馬上要用一隻手捧胸,不然就會抖得她心口疼。馬背上的波濤洶湧,壯觀!笑得我肚痛。
第二天,誰都笑不出來了,像機器人走路。因為首次騎馬就玩得太盡,人人都抖散了架,醒來手沒力撐,頭抬不離枕頭…很艱難才爬起床。
那次,我用了15分鐘才挪動自己,將身子移近床沿,真是用滾,才滾下床,站得起來。從此不敢騎馬。
10,海南省:天涯海角、五指山…
11,廣西桂林:獨秀峯、蘆笛岩、書童山、二大溶洞
12,雲南滇池、石林、蝴蝶泉、大理、昆明市
13,重慶市、成都市
14,參加過幾次香港一日遊。試過當自己是遊客上[洋紫荊號],也上過獅子星遊艇三次,迷戀坐船看日出的感覺。還有白海豚,還有…說來話長但其實本港很多地方沒去過。比如長洲、米埔、大澳…日後會逐一遊覽。
今年三月本應去日本,後來打消了念頭。計劃聖誕新年去臺灣,2005年會在美、加、澳、日間選一、二地。有了特區護照,選擇就多了。

19號興之所致,匆匆忙忙趕去銅鑼灣眾多旅行社詢問。很多團爆滿,選擇不多,選擇了永安旅行社——九寨溝七日直航豪華團。
29號出發,10月5號回港,趕得上8號開始的二個哲學課程。幸而選擇了單對單教學方式學英語,時間有彈性,可以有這個空檔出門。爽爽爽!
可惜母親不肯離開小欣兒,猛說等多一、二年,等她長大同行。啊?!

曾經,逃離香港去旅遊是為了減壓,去何處反而無所謂。
旅程通常也不輕松,所以選擇了三次曼谷、巴提雅,三次上“獅子星”,少些勞頓。近年注重心理調節,在何處過怎樣的生活都不打緊了,不用遠行,心思轉換,身在本港,同樣心曠神怡。
如今,去旅行己不為減壓,只因想去看才去看,多好。

網上有寫九寨溝的文:
[紅、橙、黃、褐的葉子,綴滿了群山深谷,在湛藍濃豔的湖水上迎風搖曳。從未見過的景象與色彩,令我的視覺有了全新經歷,即使走到雙腳癱軟、拍到手痠,仍然大呼過癮。

張藝謀前兩年紅極一時的電影《英雄》,…影片後段出現的一場梁朝偉和李連傑在湖上比劍的場景,令人諸多探詢。那個深湖四周、綴滿變色葉的山頭美景,就是九寨溝之秋。

…人稱「九寨七絕」,包含秋色、彩葉、激流、飛瀑、藍湖、倒影、棧道,這場戲涵蓋了其中的秋色、彩葉、藍湖、倒影四絕,讓人印象深刻。
每逢氣溫驟降的深秋時節,九寨溝的山谷立即披上大自然的彩衣,時而豔麗、時而絢爛,變色葉的姿容開始大放異彩、互相爭豔、妖嬈美麗。]

滿目秋色,如此多層次景色,應該不會讓我這個喜好色彩之人失望。
孤身上路,山水依舊“色迷迷”。

9月19日2004年

《柔弱的小生命》

Filed under: 生活速寫 — 萱言 @ 12:00 am

外甥女欣兒跟深圳鄰居的孩子歡渡她的第一個生日:

小欣兒平日生活照:

第一個生日,第一次啃大骨頭:
當一個人只有6顆牙時,還可以欣喜地捧著骨頭大啃,需要平日咬人有成績的自信,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不自量力吧?

孩子的存在對家庭生活的改善,我可能不太知。
為人父母如何牽腸掛肚自己肉中肉的小生命,略知一二。

“(孩子)因為細故而發的小小的哭聲,編成了憐與愛的雙重約束的帶子。”——泰戈爾《新月集》

當感情的汽車出事,這條帶子有安全帶的功效,可將傷害減至最輕。
父母寬愛自己的孩子,承受孩子所有的游戲。
某天,父母重拾游戲之心,為人子女會否寬愛父母?
因為成人己非第一次啃骨頭,當他只剩下6顆伶牙俐齒為自己辮護,他還會啃一塊引起食欲的骨頭嗎?

近日友人說自己的父親大人有種種風流跡象,時間精力金錢通通傾注于情人知己身上。有次與父親行街,父親猛詢問女兒:最流行怎樣的白金手鏈?女兒暗喜,自己與母親都快過生日,難道…在金行,她給了父親很多意見。然後,她收不到禮物,母親也收不到。然後,聽友人講很多情況,甚至有人幫她手,看她父親的手機信息:[我想你]…[多謝你寄的錢。][多謝你…]。她很不忿:她父親從未送過生日禮物給她,也從未送過一樣金飾給母親。子女獨立後,母親沒拿過他一分錢家用。她一方面為母親不值,一方面又心疼父親生活節儉,竟不遺餘力全用在別人身上。我唯有勸導她… …寬愛他的父親,更具體地愛自己的母親,因為愛的陣地己轉移,後輩變成家庭模式的核心。

又,聽一位跟女友同居12年的人”訴苦”:[我該怎麼辦?我想跟她分手。但,今年她己39歲,如何另覓男友?…以前我認為有些男人衰…想不到十年後,我自己也會如此。][你覺得她有地方要改進嗎?]我問。[沒有,她沒錯處。][你想離開她的最大原因?][沒有感覺了,而且我間廠要移上大陸。上面大把女子,想分開再選擇。][如果分手,你想好如何善後嗎?她跟你12年!]他答不出所以然。我建議:[你經濟條件好,就盡量善待她吧。嗯…你們同居的樓,其實寫誰的名?她有份嗎?][我一個人的。][39歲失戀再被人趕出居住12年的地方,很慘。應該你搬走,留給她住。][樓是我的,我為什麼搬走?]我還沒說最好將層樓送給她。看看他,再想想,要做的話,12年前他己做了,不做的人12年後更不可能如此做。
嗚呼!

曾幾何時,還是柔弱的小生命,有個臂彎讓你放心地冒險。然後,你成為別人的臂彎,維護了一個成長。當你維護的人羽翼豐滿,你轉頭發現內心還是柔弱的小孩,經不起風險。你是去重尋臂彎(通常也就只找到自己那雙手臂),還是以英雄的姿態,在護弱時築起一座新城,忘記自己也需要呴護?

面對一些無法完善的情感,是否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心,像保護柔弱的小生命?
面對長輩的情感潮汐,我們應築堤防護,給人行動空間,暗中照顧,不讓那個老小孩破壞自己或別人太多?

這樣子勸別人說服自己,心中竟也有悲哀:生與死共存,喜與憂不離。漸長的生命帶來喜悅,慚老的生命隱含衰敗。
也許我們總跟問題同居。
幸而我們還記得說:生日快樂!
記得每個你想他(她)快樂的人的“柔弱的小生命”其實是內心。你一如既往擁抱之,用一句:生日快樂!

[後記]:
M君,順道預祝你21號生日快樂。
最近你應該忙得不可開交,快為人父?或己為人父?所以不便如常向你請教問題。
有時間的話,別忘了分享分享你第一次為人父之感。

令千金得你們真傳,一定人見人愛。想想就愛心膨漲… …

很抱歉,竟引出些炸藥話題,以你對我的瞭解…我的百無禁忌,你早慣了。嘻嘻…

請先收這份禮物(表達我“大小平安”的祝福):BB女的手勢,是順利通行。

[後後記]:

M君的bb女快一個月大了,出生時9磅有多(哇!),看了二張相,兩個臉蛋像萍果,是我喜歡的包包臉bb喔。
樣子暫時不像他。見她閉著眼睛也笑得爽朗,這點就勁似。
這位剛上任父親,經常遠飛公幹,又忙於為小公主搬新皇宮,夠忙的,保重啊。

再過個幾月,表妹也要做母親了。
又有bb給我玩,樂。

9月16日2004年

《留意其走勢》

Filed under: 錢『才』游戲 — 萱言 @ 11:56 pm

中芯國際 (0981)
文化傳信集團有限公司 (0343)

圖表買相好。
(981) $1.62買入
(343 ) $0.51買入
且記:
2004.9.16收市: (981) =$1.66 (343)=$0.52
中芯國際 (0981 )
10月7曰成交量588832K,居十大成交量之首。
$1.810 單日升+0.21
石油價上升影響生產成本,德昌電機(179),10月11日己先離場觀望。11月23日,减磅去旅行,0.56沽出(343)。

秋後算賬… …又是一場空。

*鳴謝提供自己的乾坤燭帳號給我的熱心人。

9月15日2004年

《跟舊情人見面》

Filed under: 生活速寫 — 萱言 @ 10:17 pm

寫完《壺水難收》,睡前做了件新鮮事,首次塗鴉,做了張生日卡。
因為第二天,約好跟他吃午飯,提早賀他生日。這是分開後,他過第二個生日。
上年,我一共發了8張電子生日卡,1張手寫生日卡。原本計劃傳與他歲數相等數量的生日卡,然後每年再e-mail一張。後來醒覺,繼續這樣的奢望,對他只會是另一場柔情的轟炸。

明知那日子屬於他的新女友,還這樣做?
好似趕在變為陌路之前,要將所有感謝、逗笑、祝福的話說完。我寫了不少文字。

幸而,我們以彼此身份很相稱的方式相處得很好:只致電手機,很少見面。要見也選擇白天。(以免夜長夢多吧,哈哈。)

最近我開始迷戀畫中語言。買了紙筆顏料,想學素描…
放棄文字,這次我選擇畫畫去祝福他。
畫了這個(上圖。第一幅的背景是他送我的頸巾。第二幅的背景是有詩意的米羅作品。)幼稚的東西。構思化了頗長時間,天光才完成。
蹩腳的線條蠻像那段關系中,我蹩腳的表現(又固執又天真)。
命名為< 相遇>吧,我想。

解畫:
手腳方向各異,代表二個人面對面相遇。若手腳同向,手想抓住遠去的腳,會像是結束的兆頭。
白色框線代表男女世界的”遊戲”規則。
交疊部分代表關系中擁有的美好。
無論初遇、再遇,相遇都只是某一個相對穩定狀態。畫中手腳總有分道揚鑣的時刻。所以用拼圖,聚散之後還有聚還有散,才是生活?

時代廣場10樓一小時的午餐,他帶走被我[破壞]了的畫(見[後記]中的插圖),己重建好了嗎?
有此地存放我的思想,且讓我安頓這個容量不小的記憶。

(後記)
李傲說:“失戀的人以為一定要忘記舊情,新的戀曲才可能開始。所以,浪費了太多心力,沉浮在舊情波濤的起落之間,既不滅頂,又不能重生。”
我確經歷過這段心路歷程。
在此展示< 友緣人>的通信中有關之部分。當是病歷。

>>搬離舊居有一部分原因是要清掃記憶,而保持分手後做好朋友的關系,有時讓我不確信自已是否徹底抽離了舊情。不想誤己誤人,因此不敢走近或讓任何人走近。
女人懷舊。只有經過一段真空期才能善待另一人。
…我仍然珍惜以往美好的部分,想有一段哀悼期。

>>的確,我想忘記部分過去,這層意思我也對他講過。我要忘記一些阻住我開始新生活的東西,留下一些有益的部分,搬動、重組它們,給予它們全新的架構。這樣我就能直面過去種種,和平地過渡我跟他的關系。

>>見與不見對我並不重要,他會留在我心中…處女座男人分手之後總想做朋友,因此我相信他當我是好朋友,同時留戀一些新女友處得不到的東西…他總說可以跟我這種人做朋友真不錯。“答應我做我一世的好朋友”是他最後的請求。我的回答是:“以前我未要求過你承諾我什麼,現在你也不能。…我只能說我會會償試盡力去做。”

>>我更滿意朋友身份的這個他…也許他在每次幫忙中打掃著自已積垢般的內疚…如果這樣可以讓他快樂地跟女友無負重地繼續,我樂意接受…

>>愛得不夠才會分手,對我而言感情要互動…是否永遠在一起並不重要,我已將那個也許只是自已購思出來的他,永遠保存,因為那麼珍惜過,這個[葬禮]過程不可少,應為一段傷逝的情[守孝]。當我脫下舊情的[孝服],我的心才新生一如處子。

>>每次失敗只是為了更成功地愛與被愛。相信你會贊同?
不要因為一種失去,而失去今天愉快的心情…那只是加多了一份失去,學會止損離場,讓自己的心。

>>你的話不無道理,欲斷難斷不好。至於是否浪費青春,我不在意。
我已經不再會為了想戀愛而戀愛,為了想結婚而結婚,只會因為我愛而去戀愛,他求婚才考慮結婚。
[婚]字,不正是一個[女]人頭[昏]的結果嗎?有人可讓我頭昏,不介意昏完再昏。

>>也許不老的任性讓我不能正常過一生,沒關系。
一頭永遠像在沖鋒陷陣的白羊…時間對我而言總在倒數似的,我無法施施然…
今日之我,已有改善,我會花時間看煙花了,也肯去電影院看戲,還肯慢慢e-mail… …

>>昨天收工回家看到電腦己有漂亮的字體、畫面,於是有之前的興致,寫多了些。
他在我未收工時去我家,幫我重新組裝了電腦。
有這樣的好朋友的幫助,真虛榮。
(當我看到首頁是一隻狗仔,我很喜歡,那一刻很感動。他待我比之前更好,也許我們從一開始就應該只做好朋友。可見愛未必是最好的關系,選擇做朋友有時會更好。朋友之交,淡如水,但,細水長流。至今我也沒有更換那一隻狗仔背景,整部主機都是他送的,最珍貴的是他花費在重裝上的時間。我會記住這一切。因為愛惜,現在當我想問侯他,也會忍手,不致電,不去打撓他的新婚蜜月。[2005.03.09])

>>我開始調整工作跟生活的比重,這也是我在進入男女感情時一定要做的[讓步],希望我通過自設的准備階段。
(其實愛情根本不需要准備,要來就來,要去就去。我在自欺欺人。[2005.03.09])

>>終於只剩一箱文件了,房間的清理己近尾聲。真好。
很快可以松開[將我們緊緊摟住的]往事了,重整生活…
此刻,我心恬靜溫暖。
(這刻,我心恬靜溫暖。[2005。03。09])

9月14日2004年

《壺水難收》

Filed under: 詩詩文文 — 萱言 @ 12:05 am

(一)
蹙眉的茶葉漸漸露出真我一面,舒展四肢,收斂己久的欲望,熱氣騰騰… …
品茗一種香醇,一方天,一夜談,一壺乾坤。
此中妙處,唐朝溫庭筠有寫《西陵道士茶歌》:“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足見茶一旦從口舌開始進入一個人,自有一番體會。

人食髓知味,飲飲飲,壺水難收

(二)
古代一才子,名震四方,漸漸深陷“最聰明的人”的贊譽。得知某寺廟有一高僧,才華橫溢,不出其右,心有不憤。
上山較量,高僧待之以茶。該僧人對著他那杯己滿的茶,壺水難收,一個勁斟斟斟。
他忍不住問:“為何你還要斟水?你看不到本來己滿嗎?”
“你不正像這杯茶嗎?你又為何還要上山?若己自滿,還能裝下什麼呢?” 高僧反問。
才子頓悟。

壺,應滿胸腔的包容。

(三)
壺水難收,對很多人是指有壺有茶的情況下,竟難找到水收之入壺。
因為不單壺有多種,茶也有多種。泡好一壺茶,先清楚你的壺你的茶你的口味,方擇水。

壺以質分類:金、銀、玉、銅、琺瑯、鐵、石、錫、瓷… …陶壺。
善養壺者每天必以茶水幫愛壺沐浴,浸得越多茶色,壺更顯皮光肉滑。經過人手揣摩越多,浸淫越久,垢,也成為身份。

茶以色分類:綠、紅、青、白、黃、黑茶。
你當然知道你的茶葉也有保質期。

選好壺,選好茶類、茶量,非牛飲者——
1. 用“沸點”的水沖泡。
溫吞的水只會讓茶葉心有不甘,歡顔不展,最後茶不茶水不水的。當然徹底心碎的茶包族,什麽水都受,但求成茶,是另一回事。

2. 沖水時控制沖水壺的高低。
距離影響溫度。
要快手將沸水傾注,蓋上蓋,以免熱度喪失。

3. 考慮壺本身對溫度的影響。
壺身厚,城府深,使之暖往往要消耗太多熱,沒耐心的人熱情易降溫。只是一但熱了,竟也相對恆溫。

4. 選適合的水,調整茶水比例。
純水未必適合所有茶,有時更需要參雜礦物質。比如綠茶要用有礦物質的水,黑茶則要用無雜質的水。
無泉水可用礦泉水代替,純水用蒸溜水代替。
茶水比例2:100是標准濃度。

茶葉在水中得到盈盈滿足,茶成了。
只是,在不適當的時侯遇到適當的茶,適當的時候遇到不適當的茶,皆好茶者的遺憾。
又有一說:市井喧鬧中,不宜細味淡雅之茶。泡低海拔的茶葉,味道比較直接。直接的口感是大部份城市人的習慣。

好在,茶不一定要喝。
茶冷了,味漸澀。只有熱飲,感覺神經稍鈍,苦澀味少。
隔夜茶,更濃更入味,只是過了喝的時機,不能再喝了。
可見,須歡飲時且盡歡。

(四)
茶壺往往比人永恆。
人不是古董,人生存的時限遠不及一個茶壺產生的年代、存在的歲月,也不可能越長久越有傾城之身。
也許生活于我們只是一個茶壺,我們去看去觸及,我們的一生是手指撫過壺的過程。
生活像一個茶壺,定形了,永遠是那個茶壺,怎樣狀態的水進去壺裏,壺的形狀就限定了水的形狀。
日日飲生活那茶壺裏的茶水,萬般品味,也許在“壺”外… …

(五)
壺水難收,老漏水?可能是選錯了壺,也可能壺不幸有了裂紋,滿壺溫情悄悄流失,最後那壺只成爲弃物、擺件。
念舊的人利用裂紋,用壺種小植物。雖然那植物通常不是可以開花結果那種,也添生趣。

好壺之水,收放自如,手腕輕轉,飛流直下的瀑布即來即停,絕不錯失絕不拖泥帶水。
愛到盡頭,覆水難收,有這樣一壼茶在手,壺水難收,你慢慢品茗,心有餘溫… …

9月10日2004年

《刻在夜色上的句子——致LLM》

Filed under: 生活速寫 — 萱言 @ 12:00 am

同樣不喜歡喝啤酒,我們喝蜂蜜楊酒。
HEAVEN AND EARTH是間二胡與鋼琴同步,中式屏風與西洋飾物共冶一爐的食店。餐廳混合的文化糾葛,又奇異合諧,似香港的縮影。
幽暗的通道,一埕埕酒缸加上頭骨,盤絲洞的深邃感,在幾幅“酒”為題的行草書法掛牌上,龍飛鳳舞… …

我們同樣用翻閱古藉書的方向翻餐牌。然後,發現那個精美鍛面的餐牌,是內陸書的翻向。哈哈。

最好的那道菜,是你要我分細來寫作的指引,直指江山。
最好的那口酒,是彼此傾聽,酒氣暖人。
相識多時如此面對,真難得。

你說見我寫過想看蘭桂坊,走多幾步,就到了。
果然。
有人潮,多外籍人士。人們去看又被人看。有人忙著拍照,這裏本來沒什麼景色,活人組成了風景。
從端著酒三五成群站著的人身邊,走過,兜轉一圈。我發現這條酒巷沒有想像中有規模。有一瞬間我甚至覺得似一口井邊,圍著很多青蛙在呱呱呱,但想到自己每天也爬回去斗室,情形相若,說不出口。

為什麼他們喜歡站著喝酒?你說西人習慣路邊飲酒。
我應不懂投入這享受,還是喜歡有燈光幫手造勢,音樂結網的地方,倚坐輕談。

夏夜,農夫農婦們也會聚在曬谷場,東拉西扯。他們並不離開勞作之地,只是或蹲或站,己興致勃勃。這些工作一天仍[罰站]的人,心態上跟農人不離曬谷場相似嗎?
也許我們這些勞動人民的快樂,異曲同工。

燈火通明,沒有一絲隱晦。

也許只有手端一杯酒,當體內酒的水位線上升,我才能自一個啤酒杯口徹底跳進去,體驗他們的體驗。
我心看人,像看海浪拍岸,越來越搞不清楚浪的努力,是在努力前進還是在努力倒退呢?
之前喝下的酒,酒意來了,然後退了。

在大廈間散步,路邊有蟑螂閃出,你以為我會怕,我說不,它不過樣子醜,並無殺傷力。像牠那樣生活的小東西大把,比如螞蟻。“對,佛家說惜生不要踩死螞蟻,並無說不可打死蟑螂,的确有嫌棄之疑。”你贊同我。
不需要特意扮小女人真好。早年,有人問我:“你怕打雷嗎?”不知出於什麼心理,順口說是。結果某個雷電交加的深宵,電話吵醒我:“打雷喔,怕你惊,打個電話看你怎樣了。”自作自受,一向一覺睡到天光,聽不到雷聲的我,被人吵醒,逼著聽現場雷鳴,果然怕怕。
“那麼你最怕什麼?”你問。
“最怕愛情。怕極。”
“我也是。”你很認真的樣子。我跟你同樣的怕的苗頭,其實萌芽不同的土壤。

也許某天酒後,你會明白我所說感覺:“兩幢大廈好似靠近,想衝破距離去擁抱。”

回程車很快從一個地方滑向另一個地方,我們總要回到原地。
道別後,你致電:是否平安到家了?
不知為何堅持這種禮貌的男士,買少見少。
多謝你。

9月9日2004年

《游牧人的巫書》之三

Filed under: 嘉賓作品 — 萱言 @ 11:07 pm

本文版權為Nomad Wizard遊牧巫師所有。未經同意以任何形式轉載,複製或刪改本文,均屬違法,敬請留意。

《速食麵》

記得從前家鄉鬧饑荒,於是一群外國人把一種速食麵引進了我的家鄉。這種速食麵十分神奇,不用煮,只要加熱水就可以吃,而且成本低,方便大量生產,把速食麵引進來的人還說,只要有這種速食麵,一切都可以解決,就算沒有其他食品也可以。由於速食麵既便宜又方便,很快便把饑荒解決了。而商家們在本地開設了廠房,把廠房交給本地人打理便回去了。

這速食麵公司發展越來越好,分廠很快便遍布了全個城市。分廠多了,僱也自然多了,但是這些廠商的僱員都十分奇怪,他們不收薪水,福利甚少,甚至沒有老闆,卻對公司非常的忠心,更認為自己是為了填滿全人類的肚子的偉大目標而工作。

後來本地人都富有起來了,有些人開始想吃另一類東西,。 (more…)

9月8日2004年

《續7.1遊行之討論》

Filed under: 生活速寫 — 萱言 @ 10:24 pm

非是先生在6月30日篇文後留言:
還有數天便要投票了,都選定了嗎?
過去兩個月有改變過心意嗎?
若有,是甚麼導致改變呢?
參選者醜聞有影響嗎?

(如果我不貼出來,難看到。這是本站弊病之一。可翻閱最新留言,”餘弦棧”少東做得好。)

選達利的< The Dream>,做你們討論政治的佈景。
在我看來,本港政局之穩定,欲求民主自由的心聲,在該畫中可以找到處境的線索… …

比較文字與畫的涵括,畫過之無不及。
有的畫就像一種有力量的沉默,你可以因它產生語言,又永遠無法詮譯似的。
一幅畫可以是一個磁場,吸附很多東西。
談論政治的人,也許己融入時代的畫冊。
我可以留下的只是你們只言片語的線條,而色彩在不知不覺中己烙印彼此。

政治與此畫,可有觸動你?
語言幫助我們揭開畫布。
歡迎各位議政喔。

(明年,我會行使投票權。)

9月7日2004年

《侃談“根器”》

Filed under: 詩詩文文 — 萱言 @ 11:56 pm

< 一>“根器”本身

李敏在 《凡 事 武 力 解 決 的 國 家》一文中寫 “朋 友 G 曾 經 到 俄 國 旅 行 , 離 開 餐 廳 前 他 們 把 一 塊 牛 扒 打 包 送 給 的 士 司 機 , 司 機 不 敢 要 , 並 說 : 「 我 不 能 讓 孩 子 知 道 世 上 有 這 東 西 。 」
有時不知道,人知道得多好,還是不知的好。在不知道的黑暗中,可能因為習慣,並不感到黑的痛苦?一旦知道還有更光明美好的世界,但那個世界不屬於自己,會不會增了痛苦?

傳說上帝造人後,給了人類很多東西,唯獨沒給光明。人對上帝充滿感激:[上帝啊,請賜我們光明,讓我們可見到你這全能的神,可以見到你是我們最大的心願。]上帝被人類的虔誠打動,終於給了人類光明。人為此欣喜若狂,但,同時他們看到了一個三頭六臂的怪物,群起而攻之。
上帝被人類追打,痛悔不及。
人也就總為了[認識]窮追猛打。分不清因智慧而更多了認識,還是因多了認識長出了智慧。

古希臘阿波羅神殿裏的有條箴言:“認識你自己。”
人在認識自己的層面越掘越深。首先用“智商”作為個人智力水平的數量化指標,20世紀初由德國心理學家斯特恩提出,1916年特曼修訂,稱之為智力商數,縮寫字IQ被世界各地採用。IQ關注人的智力發育水平,即聰明程度。但聰明可能落於“書呆子”,於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綜合許多神經學專家和心理學的研究,丹尼爾.戈爾曼提出“情商”,情商指數代表一個人的情感成熟程度,以及情感狀態對一個人智力運用的影響。然,人們發現,IQ是電腦也具備的東西,情商在高等哺乳動物中也存在,比如狗都可有令人也感動的情感反應。
於是,人們尋找更深層的內在。2001年達納.佐哈與其丈夫伊思.馬歇爾提出:靈商SQ是人的終極智力。簡言之即創造力。
當然也有人償試提出另一些,比如財商。
可見人從沒放棄自我認識。而所有的認識更加証明人之為人,或這人何以為此人。

在佛教用語中,“根器”=智慧。
字典中,智慧=對事物能迅速地、靈活地、正確地理解和解決的能力。
至大智慧者,可謂聖人。“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大智者的准則,一切為了世人,而不與世人相爭。
[聖人]視人必不以“根器”高低去區分。因為針對單個的人,智商、情商和靈商常有高低指數,一個人或智商高而情商低,也可能反之,或者前二者皆高但無創意——靈商低…

“根器”總有衡量標准,高低之間難免榮辱自見。
知道了有什麼用?
除善用之,還要古人一句安慰:“榮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 二 >為師者面對不同“根器”的學生

劉桂標博士授課時,常引經據典,在哲思之餘,又給我文遊空間。此文之寫意正是聽課時萌生。
老師貫徹了“對機施教”——不同的教法施用於不同的人。往往針對不同學員程度,在課程中靈活調整教學內容。
延續此話題,記錄一下老師認為應如何“對機施教”。
1,針對不同根器的人用“漸教”或“頓教”。
古代的“湯武反之也”是[復性],努力回復自我本性,是漸教例子;“堯舜性之也”是[率性],將原本的表現出來就行了。
欲望多的人低根器,難入路,對其施教要用“漸教”。比如性欲、金錢欲過盛的人,不可教其率性而為。
無欲望的人高根器,易入路,對其施教要用“頓教”,教其率性而為可也。
2,就算針對同一主體,也要因應具體情況下判定施教。

< 三 >“我”禮待不同“根器”的人

有的螞蟻可能永遠不知大象為何物,如果象身是智慧,牠只知它是大智慧。就似我們只能通過某人某瞬間泛出的光,猜測到他有大智大聖的精神。
另一面,陽光可能永遠不知一個沼澤地的愚昧究竟墜落到什麼程度。當你知道某些港男認為口水可殺死愛滋病,所以口交安全;(果真如此世上早己沒愛滋,吐口水己成救世主啦,笨!)認為跟處女做愛就可治好性病,所以遠赴越南…(越南無數未成年少女出賣初夜,因此身染愛滋。可惡!);當你看到週刊寫本港少女允許身無分文的男生用保鮮紙當安全套,認為在樓梯跳跳可跳到墜胎,再不然請姊妹踢幾腳肚皮…。當你某天被個二十歲出頭的女人追問:我該怎樣才不會有BB?你反問:那事有冇超過36小時?幸而她說沒有。然後,你教她買事後丸,單打一句:好似你最應該問應如何不染愛滋!為什麼不用安全套?她醒悟了:“係哦。可否拿個安全套給我看看?16歲至今,每次拖拍都沒用過這東西。”…陽光眼前一黑,昏倒成夜。

我不是螞蟻,不是陽光。
我悟不出不同“根器”的高低,[什麼叫悟出來?你悟出一層還會有一層,同是飛鳥,麻雀與蒼鷹是一回事嗎?蒼鷹之上還會有更大的飛鳥。]——聞章
“根器”也許只是引路的竹竿,不代表路。
只是可把握些“根器”,[沿著這竹竿走,能走多運算多遠]。
那麼,讓我用讓.休斯頓的《關於可能性的熱情》做竹竿,走近通過凝視我的文字,表達了[認識我]的你——
[你為生存做些什麼,我不關心;
我想知道,你的渴求,你是否敢於夢想
那內心的渴望。
你的年齡有多大,我不關心;
我想知道,為了愛、為了夢、為了生氣勃勃的奇遇,
你是否願意像傻瓜一樣冒險。
我不關心,是什麼行星使你的月亮位於[方照],(*自地球看,外行星在太陽東或西90度時)
我想知道,你是否己觸及自已悲哀的中心,
是否因生活的種種背叛而心胸開闊,
抑或因為害怕更多的痛苦而變得消沉和封閉!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面對痛苦——我的或者你自己的,
你是否能充滿野性地舞蹈,讓狂喜注滿你指尖和足尖,
而不告誡我們要小心要現實,要記住人的存在的局限。
我並不關心你告訴我的故事是否真實,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為了真實地對待自己而不怕別人失望,
… …
… …
我並不關心你是誰,你是如何來到這裏,
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我一起站在火焰的中心,毫不退縮。
我並不關心你在哪裹受到教育、你學了什麼或者你同誰一起學習,
我想知道,當一切都背棄了你時,是什麼在內心支撐著你。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孤獨地面對你自己,
在空寂的時候,你是否真正喜歡你結交的朋友。]

真喜歡因為此網,認識或再認識了“我”的你。
無論什麼“根器”下說出的話,都迎風飄舞了,此刻,以至今生的無數此刻,那多好。

9月5日2004年

《當代新儒家哲學課程。牟宗三哲學》

Filed under: 學習備忘 — 萱言 @ 1:26 am

以下內容來自于劉桂標博士提供的課程資料及本人聽課的筆記,如有錯漏,請指正。

[唐牟]是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新儒家最高代表。
牟宗三(1909-1996),字離中,生於山東棲霞,病逝台北市台大醫院,享壽八十七歲。

< 一 > 牟先生的主要著作 :
1. 1959年《道德的理想主義》。
2. 1960年《政道與治道》:從儒家的當前使命說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3. 1962年《歷史哲學》:中國哲學歷史至東漢末止。
4. 1963年《才性與玄理》:詮表魏晉一階段的道家玄理。
5. 1968年《心體與性體》: (more…)

9月3日2004年

《游牧人的巫書 》之二

Filed under: 小說故事, 嘉賓作品 — 萱言 @ 2:26 am

本文版權為Nomad Wizard遊牧巫師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以任何形式轉載,複製或刪改本文,均屬違法,敬請留意。

《花與仙人掌》

從前有一個地方,那裡有一朵花和一棵仙人掌。

仙人掌世世代代生活在沙漠地方,用堅固的根在地底的深淵裡找著水源,而花朵就只能夠抓著大地的表面,依靠雨水的滋潤生存。至於兩者怎麼會生在同一個地方,並沒有人知道。

這一年,旱災來臨了這個地方。 (more…)

9月2日2004年

《游牧人的巫書》之一

Filed under: 小說故事, 嘉賓作品 — 萱言 @ 1:16 pm

本文版權為Nomad Wizard遊牧巫師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以任何形式轉載,複製或刪改本文,均屬違法,敬請留意。

《木偶奇遇記》

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朋友…

最初認識他的時候,他那種禮儀是傳統得驚人。我花了很多時間才習慣…不,事實上,我直至現在也還沒習慣他的態度。
『初次見面,我是皮諾!多多指教!』
伴隨著恭敬的語氣的是接近九十度的躹躬,每次見面都是這樣。我有好幾次曾經惡作劇的把他的躹躬拍下來,結果我驚奇地發現:他每一次躹躬的角度都是一樣的。 (more…)

Powered by WordPress